欢迎来到南京先欧微波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| 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企业 | 联系我们 |
牛奶中含有约4.6%的乳糖,需要被乳糖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,才能在肠道中被有效吸收。几乎所有婴儿肠道内的乳糖酶活性都很高,但大多数人在3 ~ 5岁后乳糖酶活性开始下降,约为90% ~ 95%。目前认为肠道内乳糖酶活性的降低是由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,这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模式。实验证明,即使受到外界刺激(如持续促进乳糖吸收)也不能提高乳糖酶的活性。
这种降低乳糖酶活性的过程被称为乳糖酶持久性(LNP)。成年人肠道内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在大肠内堆积,成为肠道微生物的发酵底物,引起腹泻、腹胀、腹痛、胀气,称为乳糖过敏。
世界上相当一部分人,尤其是亚洲人,患有乳糖不耐症,因此人们对乳糖不耐症越来越重视。嗜酸乳杆菌具有产生一定β-半乳糖苷酶的能力,但由于β-半乳糖苷酶属于胞内酶,打破细胞壁的方法有很多,如物理研磨、化学溶解等,但效果不是很理想,活力也无法准确测量。因此,本实验采用超声波破碎法破碎嗜酸乳杆菌细胞壁,试图有效检测β-半乳糖苷酶的活性,从而作为嗜酸乳杆菌的功能菌株
由于不同的菌株和不同的超声波破壁条件,产生的β-半乳糖苷酶的活性也不同。超声波有很强的生物效应。进行超声波处理时,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与微生物细胞的振动不协调,导致细胞周围环境产生局部真空,使细胞膜产生空化而破裂。
超声波破碎的效率取决于音频、声能、处理时间、细胞浓度和细胞类型等。使用超声波时,一定要注意将强度控制在一定限度内,即刚好低于溶液产生泡沫的水平,因为产生的泡沫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,过低的强度会降低破碎效率。实验证明,功率大于240瓦时会产生泡沫,所以功率选择200瓦,测试时zui大值不超过220瓦。
更多资讯:www.njxoyq.cn